歐洲大道是博覽會歐洲區的主要通道,覆蓋以帆一樣的膜結構。沿著大道矗立類似修道院石灰窯煙道的混凝土錐形支座。另外還設立高20米、由三弦桿組成的鋼桅桿。橫跨大道的索網支承在四個高點和四個低點,膜片只在四個角點與索網連接。整個膜結構的尺寸為276米×61.8米,覆蓋面積為12000平方米。
奧利亞達的主要功能是從東北部進入展區的入口,并為觀眾提供一個能遮陽的等待區。整個入口覆蓋135米×70米的膜結構,面積有7000平方米。膜支承在周邊的桅桿和中間的兩個拱上。一個拱向下彎,另一個拱向上彎,以幾段直的圓鋼管制成,并以預應力索保持穩定。拱還懸吊在高65米的V形雙桅桿上,并通過張緊的膜保持其位置。膜面則是另加一鋼索體系予以加勁,鋼索經過周邊的桅桿向外錨固。膜材采用PVC涂層的聚酯纖維。
德國館是西德和東德聯合后,第一次在世博會建造的國家館,但又受時間和經費的限制,使得設計中采用什么類型的結構顯得格外重要。展覽館要求為以下設施提供足夠的空間:餐廳、行政區、貴賓區、大于200座的禮堂以及倉庫、衛生間、空調技術區等。這些要求一部分可以用輕型結構技術來解決。設計中的一個主要結構是覆蓋盡大面積的遮陽屋蓋,這通過空氣支承膜結構的氣墊來實現。遮陽面積達3490平方米的氣墊支承在一橢圓形鋼框架上,處于22米高空的鋼環由22根鋼索懸吊在高60米的桅桿上。